欢迎访问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网站

简 / 繁体移动版网站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智能检索智能问答微博网站支持IPv6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媒体聚焦>>正文

《临沂日报》刊发|“向绿而生”:临港钢铁的低碳革命

来源: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网站  发布时间:2025-07-03 

作为国家“双碳”战略的践行者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以“蓝色经济”为纸、以“绿色智造”为笔,正在书写钢铁产业绿色高端转型升级的标杆答卷。从智慧工厂到零碳园区,从高端型材到特种钢材,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协同让“黑色冶金”披上“智造绿装”。这里不仅是产能的高地,更是技术、标准与模式的创新策源地。

本系列报道将深入临港钢铁产业链,探访龙头企业如何以创新打破“高耗能”桎梏,观察“绿色基因”如何植入生产全流程,解读政策链、产业链与生态链的共治逻辑,见证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曾经以高能耗、高排放为标签的钢铁行业,如今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等模式,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低碳钢铁产业集群,走出一条“向绿而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焦炉煤气这一昔日钢铁企业眼中的“牛夫人”,如今在绿色技术的加持下变身成了“小甜甜”。“过去焦炉煤气只能作为燃料烧掉,现在通过提纯技术,每年能产出2亿立方米氢气,直接为园区内多家用氢企业提供原料。”临沂钢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李波告诉记者。

在临沂钢投新能源年产116万吨焦化项目控制室内,实时跳动的数字大屏展示着焦炉煤气的华丽变身:干馏工艺让煤气中的氢气被精准提取;配煤炼焦工艺将焦油渣、酸焦油等危废再次回收利用;干熄焦(CDQ)技术则将红焦显热,烟道气余热、上升管余热回收用于蒸汽生产。

李波告诉记者,焦炉煤气经脱硫、脱硝、除尘后进入变压吸附系统,分离提纯出的氢气将直供和正新能源的矿物油加氢精制项目;部分甲烷、煤气等则通过管道输送给奥德集团,真正做到吃干榨尽。而焦化废水则会经A/O生化处理降解苯系物后,通过反渗透膜深度净化,从而减少30%至50%的新鲜水耗;剩余的高含盐废水又可以蒸发结晶为工业盐,实现对外销售;最后剩余的浓盐水再用于煤场抑尘。

“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省几十万元。”李波表示,临沂钢投新能源116万吨焦化项目用一套资源循环利用的“组合拳”,为高耗能行业探出一条低碳新路。

“低碳革命”早已成为临港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注脚,2024年临港区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当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从概念走向实践,从车间辐射产业链,钢铁产业的“绿色基因”便有了重塑的可能。

在山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企业则通过建设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优化能源消耗,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企业自发电率提升10%以上,电力需量降低30%,能源成本吨钢降低20元以上,年减少碳排放7.96万吨……得益于企业的生产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山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通过AI人工智能算法,去预测煤气、蒸汽、电力等能源介质产耗量,动态优化生产组织,从而将低碳革命贯穿企业生产全流程。

“该平台实时采集40万个数据点,每天能生成44亿条记录。”山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张琨介绍,截至目前,公司累计绿色环保投入达到40亿元,配套建设脱硫、脱硝、除尘设施107台套。

作为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样板和行业转型升级典范,山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卓越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环保A级绩效企业”“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2024年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是全省唯一一家进入清单的钢铁企业。

钢铁产业的绿色革命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今年以来,临港区深入推进“钢焦化氢”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钢投新能源焦化、氢能产业基地、临港有色金属70万吨热轧等项目建成投产,年内可新增产值35亿元;永锋焦化、玫德庚辰50万吨球墨铸管等15个在建项目正“快马加鞭”建设中,累计完成投资超34亿元。

在这场“向绿而生”的变革中,临港区正以突破性技术革新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为驱动,奋笔书写着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条:《临沂日报》刊发|链式发展:激活临港钢铁产业“新动能” 下一条: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临沂临港开展住建领域安全实战大练兵

关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