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紧扣主导行业重点领域,建好人才“蓄水池”。深入主导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所需所急,摸清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掌握企业急需人才专业和数量,并建立人才需求台账和清单。通过企业与知名高校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培养人才等形式,建立人才储备机制,编制高学历人才储备库,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资源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163人,与国内外专家开展技术合作达23人次。
二是聚焦“走出去”“引进来”,广引人才“源头水”。积极“走出去”开展招才引智,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洽谈对接,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大力引进以华云大数据为首的工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临港产业学院、钢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重点培养钢铁智能、应用化工、电气自动化、工程造价、大数据等领域高技术技能专业人才,为全区钢铁产业基地化、绿色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大动力。今年以来,共对接高校院所20余次,对接高企50余次,招引工业互联网专家10人。
三是围绕人才专才需求,用好人才“水资源”。制定《临港区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施办法》,细化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措施,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降低人才专才创新创业门槛,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成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开辟人才“绿色通道”,提供全方位服务,协助解决好人才专才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社保办理、创业扶持等重点保障性问题,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目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才对接服务活动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