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扎实推行“拿地即开工”办理模式。以“拿地”为时间节点,将“等地期”变为“工作期”,预先“审批”除了土地手续之外的申请材料并出具模拟审批意见,在签完土地出让合同后1个工作日内换发正式的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含质量、安全监督)等,实现“五证齐发”,持续擦亮“临港办事最省事”政务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已为山东凯隆炭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预焙阳极等15个项目完成“五证齐发”,审批时限压缩了20工作日。
二是稳步推进项目手续容缺快办。推出建筑施工阶段环评豁免、环评告知承诺制等创新举措,打造施工许可“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持续推进联合图审、联合踏勘、供水供电联合报装等,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助力项目建设早开工、早达效。目前,已推动全区32个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完成361个单体项目及11个省、市重点项目施工许可证100%核发。
三是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园区事,园区办”。为适应临港园区企业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向投资活跃度高、业务办理需求大的工业园区前移,在项目一线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审批等服务,有效激发园区产业发展活力。目前,已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咨询服务100余次,为园区内的中信元钧、精港精细化工等多个项目办理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等审批服务51件。其中,山东华兴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精智能海工船板及配件制造项目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建成。2025年,计划将高频审批事项10项增加到12项,实现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政务服务。